2016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合作企业技术交流会于3月23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科学报告厅召开。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平,教育部高教司实验室处副处长高东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工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张新祥,联席会秘书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许崇任教授,联席会华北管理组组长李长春,联席会技术专家、北京大学计算中心郝永胜,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43家合作企业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新祥部长主持。
张新祥部长首先介绍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背景及发展趋势,指出联席会一直致力于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推广和共享工作,希望通过探索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期推动高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稳定提高。
开幕式现场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平随后致辞,从八个方面就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问题发表讲话:1.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2.教育信息化企业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中大有可为;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重点;4.建设工作要直面教学当中的主要问题;5.准确把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6.充分、正确地发挥好公司的作用;7.资源共享是资源建设的重要目标;8.简要介绍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李主任的演讲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与会代表认真聆听讲话
接下来,联席会秘书长许崇任介绍了国家级实验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建设情况;联席会华北管理组组长李长春以“校企共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思考”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虚拟仿真中心建设的经验;联席会技术专家郝永胜围绕“共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研究”向大家作了报告;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对4月底在合肥召开的虚拟仿真研讨会筹备情况作了介绍。
教育部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平
下午共有10位合作企业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并同与会代表进行了研讨互动。他们分别是: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陈思经理做的“仿真技术对专业实验实习的推动和当前技术发展趋势”、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陈美松总经理做的“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及资源建设方案”、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陈清奎董事长做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及应用”、北京中天瑞合科技有限公司罗忠文总经理做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中的企业定位与参与”、上海万欣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谢卫民总经理做的“实验教学管理与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讨”、北京瑞格致科技有限公司周晓奉总经理做的“虚拟仿真在建筑土木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享”、北京经世万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邢胜男总经理做的“基于社会经济大数据的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解决方案”、大连微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钊经理做的“化学化工、工程训练中心三维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西门子工业软件蔡雪梅高级顾问做的“西门子工业软件助力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建设”、广州汇知思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宋钢总经理做的“文科虚拟仿真系统建设的思考”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各合作企业观点明确、实用性较强,非常值得同仁们借鉴,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最后,张新祥部长作会议总结,他认为,首先,这次会议得到各合作企业的高度关注,大会报告水平高、质量高、接地气,报告内容结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实践,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联席会将积极为高校和企业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更好地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并将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优质资源示范引领所有高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带动各地开放大学建设;推广高质量的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指导各类实验教学中心“虚实结合、能实不虚”地开展建设工作。第三,会议举办得十分成功,非常顺利,成效显著,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发展分享了成功经验和阶段成果。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简介:
2005年5月,教育部正式在全国本科院校开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截至2016年,已评审出900个示范中心、300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涵盖44个学科类别。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以下简称“联席会”)由教育部高教司于2008年2月批准成立,联席会秘书处常设北京大学,联席会下设示范中心工作委员会,由20个学科管理组、4个区域管理组组成。
联席会成立后,配合教育部在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联席会将继续结合自身特色配合教育部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管理模式和机制改革(包括政策、制度与措施)、研究与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优秀实验教学团队、改善实验室条件与环境、加强信息化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