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分析测试中心拟购的“成像质谱显微镜”、“线性离子阱质谱”和“全谱图分子影像系统”购置可行性论证会在勺园5乙楼305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刘克新教授主持。
拟购的“成像质谱显微镜”是一套将显微镜与质谱结合的设备,能够同时得到样品的光学图像和质谱图像,并可进行比较和重叠分析的成像系统。该系统保证质谱图像的高分辨率,可以搭载大气压下MALDI源,进行疾病、组织中特异性标记分子的发现和药物、生物体分子在细胞、组织中内局部存在的解析,还可以针对新的生物标志探索、判明疾病机理,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试验及新药筛选,广泛应用在药物传输、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目前校内无同类设备。目前北京大学正在开展生物标志物探索、疾病机理研究、新药筛选、新材料开发、环境和食品领域相关样品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但尚无成像质谱显微镜。拟购设备为全球首款将显微镜与质谱结合的商品化产品,具有同时得到高分辨、高灵敏度光学图像和质谱图像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研究领域的高层次需要,该设备的购置将对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环境、心理、地质、考古等众多学科起到推动作用。
拟购的“线性离子阱质谱”是一种通过离子阱技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的设备。质谱的离子阱技术通过高电场使质谱进样端的毛细管柱流出的液滴带电,在液滴向质谱进样口飞行的过程中,液滴溶剂蒸发,表面积缩小,表面电荷密度不断增加,直至产生的库伦力与液滴表面张力达到雷利极限,液滴变为带电的子液滴。这一过程不断重复使最终的液滴非常细小并呈喷雾状,此时液滴表面的电场非常强大,使分析物离子化并以带单电荷或多电荷的离子形式进入质量分析器。离子阱质谱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切片、细胞菌株、植物切片等成像分析。目前校内同类设备使用机时饱满,无法满足申请人的需求。拟购设备在化合物结构解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设备的购置可以填补目前北京大学公共平台无该类型设备的空白,满足相关领域科研的需求,并将对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环境等多学科起到推动作用。
拟购的“全谱图分子影像系统”是一种与质谱配合使用,可对单个组织切片中的化合物进行成像分析或快速的表面分析的系统。目前校内尚无适用于极性代谢物研究、结构解析、同分异构体辨析等研究工作的质谱成像设备。拟购设备是对现有高分辨质谱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升级后可实现具有离子淌度信息的质谱成像系统,其与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成像互为有效补充,可满足相关科研的需求,设备的购置将对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环境等多学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上述三套系统的购置由分析测试中心聂洪港工程师申请购置,经费来源为“教育部修购经费”。专家组认为申请人所在单位是北京大学公共测试平台,主要从事无机物和有机物成份与结构分析、表面分析、热分析和物性测定分析等分析测试服务,为校内各大院系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并对外开放,并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已落实,运行经费有保障,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成像质谱显微镜”、“线性离子阱质谱”和“全谱图分子影像系统”的可行性论证。设备购置后将用于服务校内外科研工作,预计年开放共享机时分别为2000、2000、1000小时左右。可行性论证专家组由清华大学化学系杨成对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韩晔华副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周辉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刘小云特聘研究员、白玉副教授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