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4日,物理学院拟购的“9T综合物性测量系统”、化学学院拟购的“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拟购的“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购置论证会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刘克新教授主持。
“9T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由物理学院施靖教授申请,经费来源为985经费。综合物性测量技术是现代测量仪器的一次重要创新,它集热、电、磁、光等多种物性测量能力于一身,能够对多种材料的磁学、电学、热学等物性进行高精度测量。目前我校同类设备使用率很高。专家组根据申请人开展凝聚态物理若干前沿研究的需要,认为该设备是测试材料的电、热输运性质的关键设备之一。
“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由化学学院孙俊良教授申请,经费来源为化学学院科研启动经费、青年千人项目经费、科技开发部经费和设备部大型仪器维修基金。拟购设备能够测定固体材料在不同温度和磁场下的磁学、电学和热学性能,与传统的综合物性测量系统相比,完全基于电制冷,无需液氮或液氦。目前校内同类设备使用率很高、专用性较强。专家组根据申请人开展磁性及超导相关的材料合成、结构及性能关联性研究的需要,认为该设备是进行新材料的开发与测试、研究材料各类物理性质的关键设备之一,对北京大学在磁性和超导材料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由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张艳峰研究员申请,经费来源为98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拟购仪器可以在超高真空中,利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制备薄膜样品并加以测量,具有极高的真空度和强大的谱学分析功能。目前校内同类设备使用率很高。专家组根据申请人开展石墨烯和氮化硼等二维原子晶体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和精确形貌表征研究的需要,认为该设备是进行单原子和单分子尺度的精确表征和化学识别的重要设备。
上述三套仪器购置经费已经落实,运行经费和管理人员有保障,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9T综合物性测量系统”、“无液氦综合物性测量系统”和“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可行性论证。设备购置后将在满足申请人课题组科研需要的同时对校内外开放使用。可行性论证专家组由中科院半导体所姬扬研究员、物理所李建奇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材料学院廖立兵教授,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林熙研究员、物理学院王福仁教授和化学学院厉建龙副教授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