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物理学院拟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阴极发光成像系统”购置可行性论证会在勺园5乙楼305会议室召开。
拟购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是一套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的成像系统,该系统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能够产生样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并由电镜成像系统接收成像。拟购的“阴极发光成像系统”配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使用可以完成光强映射成像、高谱像、角分辨、极化成像、时间分辨阴极发光成像等功能。目前校内同类设备使用率高,机时饱满。专家组根据申请人课题组研究需要,认为上述拟购设备配合使用,可以完成对微区进行相应纳米光子学方面的检测,从而在超高空间和超高时间分辨条件下进行探测,实现在纳米尺度和超快时间尺度上揭示量子耦合及跃迁、发光效应的动力学过程。同时,结合角分辨显微技术,可以进一步实现光子在波矢空间的成像,获得量子体与微纳结构耦合辐射方向的信息。设备的购置将提升北京大学在微纳光子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上述设备的可行性论证,设备的购置经费来源为“973经费”、“统筹支持一流大与一流学科建设经费”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由物理学院方哲宇研究员申请购置。仪器设备购置经费已落实,运行经费有保障。设备购置后将主要用于校内相关学科教学科研工作,预计年开放共享机时分别为300小时左右。可行性论证专家组由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吉元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戴庆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李志鹏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张家森教授、电镜实验室徐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