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释放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红利,深化小北系列AI伴学平台开发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共享,10月22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组织小北系列实验伴学平台开发交流活动,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李田高级工程师、生命科学学院李美琪工程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郭艳军高级工程师、城市与环境学院马燕高级工程师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张媛副研究员参加了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在围绕当前开发中的结构设置、功能优化、大模型训练、痛点问题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分享了各自智能伴学系统的开发情况。目前“化小北”智能伴学平台进入二期开发阶段;“地小北”平台将对原有的一些散落的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形成AI实验课程的基础模块,并对程序的微调和大模型的训练开展集中培训将对智能伴学平台的开发与使用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

超分辨显微镜教学仪器参观

化学学院学生开发的旋光仪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李美琪自主开发的超分辨显微镜教学仪器、化学学院学生开发的旋光仪,现场了解了化学学院AI4S课程内容及相关设备并展开热烈的交流,形成多项共识,包括建立跨院系常态化沟通机制、共享核心技术模块与相关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具等。
此次跨院系交流不仅推动了 AI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明确了伴学平台的下一步开发方向,还增进了各实验教学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开拓了实验教学的新思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支撑。